Wenyuan Group

文源集团


您当前位置
新闻中心
【十德文化】勇于担当 久久为攻
来源: | 作者:proc87f59 | 发布时间: 2020-09-22 | 61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(文源李兵役)勇于担当是中华十德文化勤德中的一个重要教育点。勇于担当,就是要脚踏实地,真抓实干,敢于担责,勇于直面困难与挫折,善于解决问题,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、经得起人民与历史检验的实绩。勇于担当,是一种责任,是一种精神,更是一种能力,是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。
 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勇于担当的事例层出不穷。东汉末年,智勇双全的班超奉命率使团岀使西域,联合各国共同抵御匈奴的侵扰,他在鄯善国时遇上危情,大智大勇的班超敢于担责,果断处理,使鄯善国王既吃惊又害怕,很快和汉朝签订了同盟协议。班超的举动震动了西域,其它国家也纷纷和汉朝签盟,表示愿意与汉朝永久友好。清朝末期康有为、谭嗣同维新变法失败后,谭嗣同三次放弃逃生的机会,直言:“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。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所以不昌也。有之,请自嗣同始。”他从容被捕下狱,在狱中墙壁上赋诗道: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”,后泰然赴死。
  要做到勇于担当,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勇于担当,首先要有天下为公的思想。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,要有继往圣之绝学、开万世之太平的情怀,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成个人追求的目标,在前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。勇于担当,其次就是要不断增强本领。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掌握破解难题的方法,用学习来解决我们前进路上的困难。勇于担当,最后还要有久久为攻的信念。泰山不是一日形成的,经过了不断堆积的过程。我们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,持久用力,咬定青山不放松,直到把困难和问题彻底解决好。
视频短片
系列图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