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nyuan Group

文源集团


您当前位置
新闻中心
【十德文化】居身务期质朴 教子要有义方
来源: | 作者:proc87f59 | 发布时间: 2020-09-09 | 52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(文源李兵役)我们从小时候,就会背诵李绅的唐诗,”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也都知道“一粥一饭来之不易”的道理。但是知道不一定能够做到,知道和做到常常不能一致起来。怎样教育广大中小学生言行一致,俭朴节约,杜绝浪费呢?作为家长与老师,肩负着立德树人重任,要使孩子们懂得:无论官职大小、地位高低、贫穷与富足,都不能糟蹋一粒米、一叶菜。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,每一口菜,这不仅仅是一种节约,也是对劳动者,对辛苦做饭之人的一种尊重,更是一个中小学生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。
  今天,笔者给大家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丛书巜中华十德之勤德》中的一个小故事,故事的名子叫“千人糕”。话说从前有一位智慧老人,他看到自己孙子整日吃饭不知道爱惜粮食,就对孙子说:“等我带你吃千人糕。”于是,他的孙子就天天盼着,吃这经过一千人的手做成的糕点,他想:“这糕点该有多大,多么神奇呀!”。
  终于有一天,爷爷端来了“千人糕”,原来就是普通的玉米面蒸的发面糕,还只有巴掌那么大。孙子很是失望,而且大惑不解。老人对孙子说:“你想想,为了做岀这糕点,春天要去耕地、播种,夏天要锄草、浇水,秋天要收割、脱粒,冬天要储存、磨面,然后再做成糕点,这得经过多少双手,流多少汗水才能做成啊!你说这叫不叫千人糕呀?”
  老人的孙子听后,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:一粒粮,一棵菜,一寸布,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,要懂得珍惜。
视频短片
系列图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