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nyuan Group

文源集团


您当前位置
新闻中心
【十德文化】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
来源: | 作者:proc87f59 | 发布时间: 2020-09-07 | 86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(文源李兵役)在一次高校毕业生双项选择大会上,浙江大学动画传媒公司把“能吃苦”写入了招聘条件,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。吃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每个中华学子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。一个人能否吃苦,是否耐劳,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,诚如习总书记所言: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。
  很佩服我的一位河南延津老战友叫刘志选,他家境贫寒,祖上没有给他留下丁点遗产。从军十年退役回到家乡后,他吃苦耐劳,正常时间在电厂上班工作,业余时间打零工,卸水泥、推化肥,只要能挣钱,脏活累活冲上前。十几年的时间,他的收入除了把两个儿子抚养成家外,还花了70多万元,在小县城购买了一处高档住房,过上了有品味的幸福生活。富贵必从勤苦得,真是应了东汉张衡那句话:人生在勤,不索何获?
  隋朝王通先生说得好:“天下未有不劳而成者也”,唐朝颜真卿大师也说: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”清朝金缨更是直白:“日日行,不怕千万里;常常做,不怕千万事”。中小学生如何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?为此,“中华十德文化”的研究者给出3条意见。首先,要正确对待吃苦。吃苦是对我们心性的磨炼,物质上的丰裕不能代替精神上的丰裕,中小学生不应去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攀比,艰苦朴素、吃苦耐劳是我们红色基因的传统。其次,学会吃苦耐劳,才能胜任今后工作的需要。许多工作都需要人们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,如石油工人,地质勘探员常年在野外工作。最后,学会吃苦耐劳,先要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开始,学会劳动,用自己的双手,创造属于自已的幸福生活。


视频短片
系列图书